常见的桥梁养护加固方法你知道哪些?
发布日期:(2024/7/18)
点击次数:699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桥梁养护加固方法:
1、外粘钢加固法:采用化学粘接剂将钢板直接粘贴在混凝土结构表面,使钢板和混凝土形成受力整体,从而提高承载能力、增加刚度和满足正常使用要求。
2、预应力加固法:通过外加预应力的钢拉杆对结构进行加固。预应力拉杆加固主要用于受弯构件,如梁,以梁作为锚固体,通过预应力张拉对梁的受拉区域施加外力,抵消结构自重,减少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应力,进而减少梁体出现过多的裂缝并降低裂缝宽度。预应力拉杆加固也可用于桥梁下部结构的轴心受力墩柱,但实际中桥梁墩柱加固较少采用这种方法。
3、增加截面加固法:亦称外包混凝土加固法,通过扩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横截面面积和配筋进行加固。这种方法要求被加固的桥梁下部结构能够承受更多自重,以提供更高的承载力。一般以加厚桥面板或增加主梁的梁肋宽度为主。
4、粘贴 FRP 加固法:使用高强度或高弹性模量的纤维复合材料,用专门配置的粘贴树脂或浸渍树脂粘贴在桥梁混凝土表面,使之与原构件形成整体共同受力。目前,结构中常用的 FRP 材料有玻璃纤维(GFRP)、碳纤维(CFRP)和芳纶纤维(AFRP)三种,其中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CFRP)应用较多。
5、加大构件截面法:例如增大主梁或主拱圈的截面,用于钢梁局部或全面加固,或增加圬工梁的截面等。钢梁局部加固可增大杆件截面、增多铆钉数量或加大铆钉直径、缩短杆件自由长度、补充联结系杆件和拼接板等;钢梁全面加固可改变主梁结构形式,如在主梁上翼或下翼缘增设第三弦,变简支梁为连续梁,改成钢筋混凝土桥面的结合梁等。
6、增设辅助构件法:在原结构上增加新的受力构件,如增设纵梁、横梁或拱肋等,或用新的预制构件替换原有结构上有严重缺陷且不易修复的构件。
7、改变结构体系法:利用梁的连续作用、梁板组合作用或拱梁组合作用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,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,如将简支梁变为连续梁、铰接改为刚接、利用辅助墩或八字撑将单跨梁变成多跨结构,以及在拱桥桥面上现浇钢筋混凝土板,将拱式体系转换为梁式体系等。
8、减轻恒载法:例如将实腹式拱桥改建为空腹式拱桥,更换拱上填料等,以改善原桥的受力状况,提高承受活载的能力。
9、加固墩台及基础法:当基底土壤或桩基承载力不足时,可采取加宽基础,或压注浆料加固土层以增强基底承载力;浅基墩台可采用加深基础的方法进行加固,也可采用钻孔桩法加固,即在墩台周围布置钻孔桩,再围绕墩台在桩头上修筑钢筋混凝土承台,并和原墩台连成整体。

在进行桥梁养护加固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:
加固设计的内容及范围应根据评估结论和委托方要求确定,可以是整体桥梁,也可以是指定的区段或特定构件。
建立经济分析模型,选择技术可行、经济合理、对现有交通干扰较小的方案。
依据评估结论和经济分析提出加固设计方案。对于大桥、特大桥的主要承重构件加固,应不少于两个设计方案,以便比选和经济评估。
尽量不损坏原结构,保留有利用价值的构件,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。
加固设计应与施工方法紧密结合,并确保新、旧结构连接可靠,能协同工作。
按结构的实际损坏情况进行计算。
施工中尽量减少对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干扰,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人员及结构安全。
若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的隐蔽部位有严重构造缺陷,应立即停止施工,会同设计人员研究修改加固方案后再继续。
施工中应采取安全监测措施。
同时,桥梁养护加固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,包括调查并确定技术改造的目的、要求及技术标准;检查桥梁现状及损坏情况;调查桥梁的历史技术资料及现有交通状况;拟定维修加固或改建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;方案确定后付诸实施;加固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。
桥梁加固的方法需要根据桥梁的具体情况、病害类型和程度、使用要求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,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或方法组合。在进行加固工作之前,通常需要对桥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,以确定加固方案。此外,定期的桥梁检查和日常养护对于及时发现问题、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也非常重要。如果涉及到具体的桥梁养护加固工程,建议咨询专业的桥梁工程师或相关机构。